珍视非遗的“小美”
张 国
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化类型的丰富上,还应该体现在同一文化在不同地域的在地化呈现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特点突出,人们津津乐道的非遗项目很多是在基层诞生、发展、传承的,体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音声舞乐、衣食住行的缤纷多彩,也正是人们非凡智慧与想象力的表现,由此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社会群体。
在宏观视野下,非遗美在多样丰富;在微观视野下,非遗美在缤纷多彩。随着人们对非遗认识的持续加深,非遗项目在同一文化类型下,如何更为自觉、有效地认识和研究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被认同、被接受和被使用的情况,值得深思。比如剪纸艺术,扬州剪纸精巧、秀丽、灵动且雅致,陕北剪纸淳厚、古朴且粗壮,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如戏剧艺术,秦腔以浑厚深沉、饱满酣畅居多,昆剧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每一个非遗项目传承发展都体现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与自然相处和互动的态度与方式,对非遗的审视和思考就是在向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先辈致敬。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阐释了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对认识和理解非遗同样适用,尤其是在传播日益便捷的当下,如何做到、做好“各美其美”,更全面地看待和认识到众多个体的“小美”和集体“大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十分关键。这进而引导人分析和研究何谓“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态度和努力,对“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予以尊重。即使面对一些种类并不丰富、创造性不突出、受众趋向于小众的非遗项目,也应该给予尊重和必要的保护。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