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新书为战“疫”注入力量 点亮心灵的微光
百余新书为战“疫”注入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类出版机构已推出纸质书籍、电子书籍、科普折页、绘本、挂图等出版物百余种,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病毒防护、病理科普、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内容。部分图册甚至走出国门,为全球战“疫”贡献一份力量。
筑起抗疫的防线
“战场”内,医护人员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方案救治患者;“战场”外,各地疾控中心编写发布防疫手册,用卫生知识构筑保护公众的防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从普及新型冠状病毒的理化特性、传播途径出发,聚焦公众关心的感染症状、防护手段、个人与家庭防护方法、出入公共场合注意事项,指导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与理性应对疫情。北京、浙江、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疾控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编发适合本地的预防手册和防控指南。针对乡村这一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撰写发布《农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就农民同胞关注的乡村防疫、养殖防疫解疑释惑。通过各地民族出版社的努力,防控指南在第一时间翻译成藏文、蒙文、彝文等文字,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发放。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的防护经验开始受到海外关注。中国外文局下属中国画报出版社制作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宣传图》,简明而形象地交代了新冠肺炎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公众该如何洗手、佩戴口罩,居家与办公当如何防护等实用信息,受到国外出版同行青睐,目前已翻译成英文、乌尔都语、阿拉伯文、波兰文,在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黎巴嫩、波兰等国推出。
“这个春节为什么不能出门?”“新冠病毒是什么?”“妈妈去打怪兽了吗?”——要让孩子明白一项事物,最好的方式是图文并茂的绘本。在各类微信公众号上,绘本界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大魔王》《走开!冠小毒》等免费绘本。“我们尽力做到色调柔和明丽,文字从儿童视角出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儿童绘本》的作者团队这样阐释他们的努力。
当前全国各地正有序复工。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职工防护知识50问》,从工作场所、公共场合防疫等方面出发,对复工防疫要点做了通俗解答。
点亮心灵的微光
“(入住)第四天晚上,发了抗疫心理自助手册,大赞。这个时候,心理疏导很有必要……”这是一位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体育馆方舱医院患者在病期写下的日记。
突如其来的灾难,容易让个体在自身经历或目睹他人伤亡后,产生延迟出现但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如何应对此次疫情造成的心理伤害,成为专家学者和出版社的关切。
患者日记里提及的手册,是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和捐赠的《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读本》。这本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专家紧急撰写的读本,分“保重——逆行的白衣战士”“平安——围城中的同胞”“相信——病魔疫情终退散”等章节,分别针对医护人员、隔离区群众、患者家属以及普通民众,提供自助心理调解方法。在本书主编之一刘中民看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同于以往地震等灾难,心理救援必须从灾后移到灾中,“心理援助与身体治疗同样重要,同样关乎生命安全甚至社会稳定。”
从灾后移到灾中,意味着要和书籍一贯较长的出版周期抢时间。
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推出的《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在一星期内完成编写出版,5000册纸质图书被火速捐往湖北武汉各医院,电子版免费上架电商平台,供公众阅读。
由心理学专家王建平领衔、38位编写者参与的《应对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防疫抗疫20问》,从选题确定到正式出版,以及电子和有声书在掌阅、当当云、喜马拉雅等平台免费上线,仅用了20天。“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可能地早一刻完成,更快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王建平在序言中写道。
疫情期间,参与编写出版心理防护书籍的还有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精神医学中心,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出版社。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王建平相信在这个特殊时期,通过书籍传递的善意,能给冰冷的病房送去一些光亮。
反思人类文明
当巨大灾难侵袭而来时,我们当如何应对,并反思各类制度甚至人类文明?一本书籍,或许能以它的厚重,探索些许答案。
疫情期间,《大流感:最致命的瘟疫史诗》在当当网热销。这本由时代楷模钟扬领衔翻译的美国科学院年度医学类图书,依据大量史料和数据,重温1918年大流感,再现了那场致命瘟疫发生、发展至肆虐全球的过程。在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中,这本书也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考的路径:传染病大流行为什么是对整体社会的冲击;社会如何应对传染病的冲击;一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当如何改进。
中信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剧变》一书,则将问题抽象为一个更宏观的命题:当重大危机来临时,个人和国家该如何应对?作者介绍了七个国家的危机应对进程,展现成功的国家如何通过改革,从危机中恢复生机,重建社会伦理。
能够为疫情应对提供人文经验的,或许还有作家迟子建创作的《白雪乌鸦》。这部小说以20世纪初哈尔滨暴发的鼠疫为背景,讲述了疫情大暴发期间,老城傅家甸人的日常生活。全书在讲述人物命运的同时,展现了死亡面前坚忍豁达的人性,以及苦难中暗含的人间温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正如《白雪乌鸦》最后一章“回春”里展现的生机那样,惊蛰一过,早樱盛开,武汉的春天也要来了。
(本报记者 韩寒)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