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文化频道>> 谈艺论文

文化扶贫让少数民族孩子“沽若当”

2020-03-26 10:51:37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有话说
0

  作者:朱小松

  前不久,一台由飞越彩虹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合唱团演唱的大型童声情景合唱《沽若当》 ,在云南省大剧院音乐厅首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网络直播观众达到创纪录的13万人。

  “沽若当”是苗语“我长大了”的意思。《沽若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云南音乐舞台首创的意义。这是全国唯一一部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大量釆用无伴奏合唱形式的童声合唱作品。这部童声情景合唱由12首风格迥异、表现手段丰富的歌曲和情景表演组成,反映了云南省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儿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响扶贫攻坚战,努力实现脱贫摘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乐生活。 《沽若当》的成功首演,带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文化扶贫像磁石,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原动力。欣赏《沽若当》整部作品,我们被山里孩子对文化的强烈渴望所打动。他们为了学习,不辞辛苦,“风里有苦味,雨丝湿双眼”(《月芽》);不怕遥远,“出门晨阳暖冷脸,归来夜雨湿衣裤”(《二小时的路》);集中注意力,“我们把心思留在教室啦,读书就忘记想家啦”(《小鸟又唱了》),可见文化扶贫的吸引力远胜于物质扶贫。

  文化扶贫重在扶志,重在播种希望。被精准扶贫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革命曾经播撒火种的地区。主创人员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不忘用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新的长征精神来鼓舞贫困地区的孩子克服困难,永往直前。比如第四首《钻天坡》就把当年红军不怕枪林弹雨和今天的精准扶贫进行对比:“钻天坡,钻天坡,钻天的气势写下寄托。昨天你是长征北上的钻天路,今天你是脱贫致富的向阳坡” 。

  文化扶贫,也是文明互鉴、文化融合。当一种文明走进另一种文明,必然会擦出碰撞的火花,找到相异的互补。第五首《支教老师下乡来》就是一个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的写照。支教老师开的越野车陷在泥泞的山路无法动弹。这里手机信号不好,电话也不通,两位小学生和附近的村民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了现代文明遇到的难题: “小花喊哥哥,长宝叫舅舅,玉彩拉来了表姐妹,憨罗牵出了家里的牛。捲起袖,伸出手,老师到山寨来支教,大家推车别落后。 ”

  文化扶贫和文艺作品要润物细无声,重在潜移默化。《沽若当》整部作品尽管弘扬主旋律,但没有一句高谈阔论,没有大讲精准扶贫的意义,而是通过对山里孩子求学路上的辛苦、乐于助人得到夸奖时的红脸害羞、长大后懂得感恩的行动,来赞美文化扶贫给孩子们带来的从心理到生理的明显变化。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和温暖。

  文化扶贫要讲究创新和艺术。 《沽若当》的艺术表现形式,真正做到了情景与合唱、点与面、虚与实、山里与山外、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的高度结合。这种创新的文艺样式,给观众带来了强烈新鲜感和视觉冲击力。从歌词而言,词作家善于捕捉孩子们的生活点滴和儿童心理,用民歌风、口语化、可唱性的语言,写出了孩子们想唱的歌。合唱的标题极具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灵动的画面感及震撼力,没有任何雕琢感。歌词像从山里长出来的“天然生物” 。就音乐风格而言,作曲家吸取了大量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彰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塑造出彝族的奔放火热、苗族的温柔细腻。许多歌曲的衬词、象声词、摹状词以及方言对白运用得恰到好处,使现代歌曲与古老的民歌一脉相承。

  《沽若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反响。尽管首演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沽若当”这三个字,伴随着优美的童声,至今萦绕在笔者耳畔。这朵长自大山深处、象征民族团结的艺术奇葩,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古老的山村文化脱贫了,美好的幸福生活还会遥远吗?

[责任编辑:丛芳瑶]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