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北涞源明长城:具“原生态”之美 将建博物馆
原标题:探访河北涞源明长城:具“原生态”之美 将建博物馆
是日,春和景明。驱车走荣乌高速至河北涞源东口下道,沿清水潺潺的乌龙河上行约40分钟,到达保定市涞源县乌龙沟乡柱角石村口一处停车场,弃车步行,向耸立在山脊的乌龙沟长城敌台进发。
据涞源县文物保管所所长安志敏介绍,该县现存长城属于内长城,从涞源东北部乌龙沟乡的苦壮石入境,到县城西南部的南马庄乡狼牙口出境,总长达122.5公里,修建于明万历元年至万历十四年(1573-1586),为明代真保镇管辖之“次边”,是保卫紫荆关(长城内三关之一)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其中,乌龙沟长城西接山西省平型关南的下关,东北入保定市涞水县,2001年,乌龙沟长城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山路而上,经过杂草荆棘丛生的壕沟,爬过历经岁月沧桑坍塌的城墙陡坡,终于登临箭窗、墙体等保存完好的乌龙沟长城10号敌台(乌字10号)。记者观察到,该敌台形似碉堡,有一门两箭窗,青砖石块垒砌。自敌台向外眺望,蜿蜒迂回的城墙将一座座敌台连接,宛如巨龙横亘在太行山上,雄伟壮观。
安志敏说,乌龙沟长城全长21.5公里,有71座敌台,其中64座保存完好,每座都有编号。敌台间距最小的43米,大的间隔100米,互成拱卫之势。内长城(含乌龙沟长城)多为砖石结构,外长城是砖砌长城且用砖比内长城的宽。
走出敌台顺城墙东下,有部分坍塌的墙体山石无规则堆砌,几乎无路可寻,行进困难。然途中忽有满挂红色花蕾的野山杏树枝探出,顿感春意盎然。穿过散落残损青砖、荆棘缠腰的阳坡,见城墙根部有一高约两米、宽一米、深数米的墙洞,洞顶有些许坍塌,同行的涞源县文联主席温勇立说,此为“藏兵洞”,古代战时隐蔽部队和粮食之用。
安志敏称,除乌龙沟长城外,涞源境内尚存浮图峪长城、白石口长城、插箭岭长城、狼牙口长城等,设有269座敌楼、7座城堡、53座烽火台、38座马面,其中,敌楼保存完好率为51%,城墙保存完好率为48%。涞源长城的“原生态”,颇具科学、艺术、历史及旅游观光价值。2013年,涞源境内所有长城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安志敏透露,近年来,国家和省文物部门多次拨款,对涞源境内长城进行现状维护、抢险加固;该县招聘了21名长城保护员加强日常巡护,并正筹建涞源明长城博物馆;今年,保定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出台《保定市长城保护条例》,立法保护境内古长城。“基于目前现状,在保护利用方面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后备人才短缺、规划不完备等问题,希望予以重视。”
涞源县位于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其南连倒马关,东接紫荆关,西临山西灵丘,北依张家口蔚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记者吕子豪)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