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文化频道>> 文史

鲁隐公观鱼台 见证沧桑历史

2020-04-23 10:54:4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山东省鱼台县是我国唯一以“鱼”为名的县,其县名的由来和一段历史、一个地方有关。

  鱼台县城西南10公里有一古迹,名鲁隐公观鱼台,又称鲁隐公观鱼处、武棠亭遗址,因台上有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的佛寺,远近群众依寺名也称之为“超化寺”。

  春秋时的鲁隐公姓姬名息,又被称为公子息,是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的八世孙,为鲁惠公庶长子。其父在位46年去世,当时太子姬允年幼,鲁国群臣商议让公子息继位为国君,他坚辞不受。后来,实在拗不过朝中大臣的再三拥戴,才答应摄行国政,因此被后世称为隐公。由于孔子所著《春秋》是以鲁隐公元年开篇的,所以他常常被人提及而广为人知。

  据记载,鲁隐公不听大臣的劝阻,执意到棠地(棠邑,今鱼台县)观鱼。有位名叫臧僖伯的大臣絮絮叨叨一堆的大道理,鲁隐公一句“吾将略地焉”——我是去巡视边疆,“遂往”。按说,巡视边疆不是多大点儿事。但《春秋》《左传》等史籍中却对此颇有微词:非礼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打鱼是贱业,身为诸侯不理国家大事,却跑去看热闹,不是正事儿,“非礼也”。

  事实上,在东周时期诸侯中,鲁隐公算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他在位期间,制定了灵活务实的内政外交政策,使得国家富足,人民安宁。摄政的第二年,隐公就在棠邑与今徐州一带的戎人签订盟约,三年后复来此处观鱼,这些皆有据可查。隐公观鱼事件在后世古籍中多有议论,历来贬多于褒。但史家的褒贬往往角度不一,受时代影响,各有各的见地。作为一名多有建树,且不贪君位,却被太子弟弟怀疑、蒙冤被杀的国君,当地人民宁愿相信,鲁隐公远足观鱼是为了考察民情、与戎结好,而不认为他是耽于享乐、单纯的“游山玩水”。因为,对鲁隐公观鱼之事的刻意贬低,应该是始于那位弑兄的鲁桓公。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至今2700多年过去,鲁隐公观鱼亭廊及行宫早已湮灭,只有观鱼的高台之上,于唐咸通年间建造的超化寺伽蓝殿还在,仿佛向游人诉说着那过往的一切。现存的武棠亭遗址为一座长宽各约百米,高约两米的高台。

  通过考古发掘,武棠亭遗址在商代就有人们居住;西周时该地属小诸侯国极或茅;春秋时属鲁国,称“唐”或“棠”,为地方政治中心;秦汉时期在该处设置管理机构“亭”,称“武棠亭”。“亭”在古时候并不是真正的行政设置,其主要职能相当于现在公安机关的“派出所”。当时地方实行“县、乡、里”三级行政管理,“十里一亭”,是指由十个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组成一个亭,设亭长,主要掌管地方治安,还负责接待往来的官吏,相当于派出所所长,刘邦就做过沛县泗水亭长;从出土墓葬、文物看,最迟至王莽时期,武棠亭已废弃荒芜为遗址,成为墓地;唐咸通年间,建超化寺,延续至今。

  作为鱼台古代八景之首,“观鱼遗址”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凭吊的胜地。现存“鲁隐公观鱼处”碑,碑阳文字是明崇祯九年时任鱼台知县张文显所书。碑阴所刻“重修武棠亭鲁侯观鱼处记”,却是清雍正十三年撰文。据碑文所载,立碑过程可谓历经波折磨难,明清两代跨时相隔99年,共同纪念鲁隐公,应是后人对历史人物公正评价的某种诠释。

  21世纪初,因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围墙倾颓,殿濒倒塌。在鱼台县政协和一些热衷古迹保护的社会贤达人士的强烈关注和支持下,2004年对遗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绿化及围墙加固工作,2005年对伽蓝殿进行抢救性维修、彩画,并在武棠亭遗址西墙修建碑廊,对一些重要历史价值的汉画像石进行收集保护。

  现在,台上遗存的大石柱、大石臼、僧人墓塔,以及各种石刻和历代记事碑文,还有生长着的十数棵高大古柏,都见证着武棠亭遗址的沧桑历史。

  (作者:王翠云,系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政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孙满桃]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