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展览” :一种新的“在场”
作者:张凡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及世界文化遗产(遗址)等纷纷选择暂时关闭,尽量降低人接触人的概率,减少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等纷纷推出在线平台展示服务,借以满足人们居家期间正常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及学术研究之日常所需,在线展览因此变得红火起来。
当然,今春在世界范围内意外“走红”的“互联网+展览”模式并非什么新鲜事物。从上世纪末及新世纪初,伴随“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概念的提出及推广,加之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及移动客户端普及的加速, “互联网+”服务日渐深入人心——尤以疫情背景下,足不出户便可访问、浏览到散落于世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的馆藏艺术品,既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便捷之机,更是全人类共享文明成果的家园情怀之呈现。
而实际上,国际上一些知名大机构早已以主题项目等形式着手线上平台建设以及运营,诸如谷歌艺术文化之旅、 “灾难边缘的遗产”谷歌在线、凡尔赛VR:宫殿是你的、与MOMA一起画画等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的法国卢浮宫,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着手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服务与传播,加之其新世纪初又实施了网络改造计划,如今已是世界上拥有完备教育功能、配备多种语言的3 D参观和服务体系的数字虚拟博物馆,每年在线访问量达数千万人次。
国内历史类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上大致与国外同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等相继着手开展了以馆藏品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以门户网站、在线平台等服务方式的“数字博物馆” “数字美术馆”建设,逐步实现馆藏艺术品从线下的实体空间展览、展示到线上的虚拟空间,一方面借以满足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在线浏览之现实需求,同时又向社会提供文化艺术产品及服务,以及更广泛地实现文化、艺术的研究与传播、共享。
当下,互联网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如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突显互联网时代在线特征、人们触“屏”可及的访问、浏览模式,一方面在于其打破了传统思维上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或局限,带给更多的人以一种焕然一新的、极具有“在场感”的参观体验。另一方面,网络化、数据化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完成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出入境,让人们实现在线分享人类共有的艺术佳品之可能,更让艺术品得以在更宽、更广的时空范围内传播开来。此外,那些对馆藏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艺术珍品以及处于自然保存状态下的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它们较易遭到损坏或者随风而逝,以数字化方式将它们保存下来、展览开去,则既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人类过往文明、文化及艺术之永久的视觉影像记忆,也较好地发挥了它们在现阶段的功能和作用。
基于网络化、数字化等信息技术发展之大背景,博物馆、美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遗址)陈列展览、展示从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型,不仅彰显了当代人传承人类文明、守望精神家园之责任,更体现出未来人享有人类文明、文化及艺术的基本权利。当然,在线展览、展示并非完美无瑕,其也有缺陷和不足之处,因而要扬长避短,以便在未来、尤其后疫情时代为共享人类之艺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及推广作用。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