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上海公子》 —— 探讨小说中的历史画卷与改编基础
由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和《文艺报》艺术评论部联合主办的“影视题材库建设及王霄夫《上海公子》作品研讨会”日前以“云端+线下”的形式举办。会议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主持,探讨了小说《上海公子》的文学性,并从影视题材库建设的角度,探索了文学作品与影视题材改编再创作的关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小说《上海公子》是大时代的传奇故事,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有刀光剑影的戏剧冲突,更有风情万种的历史文化,文武兼备、文人性与大众性兼备,具备影视改编的良好基础,也可以为主流创作提供新的文化风格和样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认为,该小说动作性强、历史感强、空间感强,语言描写所呈现出来的动作美感、动作与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特别是这部小说的历史感非常强,已经接近可以直接诉诸荧屏的观感。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认为,作者优化了小说和影视的所长,为下一步改编影视剧提供了非常好的“母本” 。
《江南》杂志原主编袁敏以《上海公子》为切入点,从文学作品出版及影视版权对接的角度,解读了影视题材库建设、影视策划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以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作为桥梁,建立专业影视题材库的优势与前景。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楚小庆认为, 《上海公子》视野开阔、以小见大,题材以家庭和个人的命运折射出国家、民族的变化,同时展现了真切的细节。如果拍成电视剧,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奇佳认为,就叙事而言,小说《上海公子》笔法严谨;就展示尺度而言,作品充分展示了人性的丰富及历史的褶皱。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影视与多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陈阳认为,小说视野开阔、文笔流畅,由个体进入大历史、大时代的写法较为宏大。
浙江省作协小说创委会主任李森祥从小说文本创作的角度表示,该作品第一可贵的是现场感和空间感,第二可贵的是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细节的把握。
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副教授林玮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公子》的特殊性,不只在于其易于改编的影视可塑性,更在于其本身风格硬朗、语言成型的文学价值。
范志忠认为,从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写作视角来看, 《上海公子》在空间视觉化上做了很好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从小说的破题及叙事的形式感中追求的哲学意味来看, 《上海公子》令读者重获小说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快感。
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赵瑜认为,在当下网络IP “爽文”横行的背景之下,《上海公子》略带傲气的写作手法,凸显出作者对当下流行的、愉悦的、讨好读者的写作态度的刻意回避。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黄亚洲则肯定了小说的插图设置,并重点指出小说的语言具备干净、饱满、凝练、克制的特性。
作为该书的插画作者,青年艺术家王艺卓回顾了在小说展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视觉的想象,创作出契合小说精神风貌的插画作品的过程。
《上海公子》的作者王霄夫回顾了本书的构思与创作历程,并分享了其创作背后的故事。“我侧重用民间口头文学的风格,来表达关于上海公馆的生活。这本书主要来自于我外公讲述的故事,而整个故事基于真实事件,素材是真实的。 ”王霄夫说。(本报记者 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