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南文昌孔庙:一座不开大门的孔庙
游客游览文昌孔庙。凌楠 摄
中新网文昌9月20日电 (凌楠)9月19日,“服务自贸港,文化兴文昌”海南文昌融媒体行采访团走进文昌孔庙、溪北书院,感受文昌深厚的文化底蕴。
被誉为“海南第一庙”的文昌孔庙,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孔庙。凌楠 摄
据说老文昌人曾立誓,若文昌未出状元,孔庙就不开大门。文昌一直没有状元,孔庙就至今没有大门,只有一左一右两个侧门,成为一座不开大门的孔庙。而这正从侧面反映了文昌人对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教育的重视。
据史料记载,1042年(北宋庆历年间),文昌在旧县治所在地安知乡何恭都潭布村(现文昌东路镇下路桥南)的县衙旁建起了海南地区第一座孔庙。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于现址,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文昌孔庙古色古香的建筑。凌楠 摄
孔庙整体布局严谨,讲究左右对称。孔庙的主要建筑多为明清两代建造,建筑风格也基本上保存着两个时代的风格。
文昌,自古以来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而闻名,旧时更是有着“一里三进士”的美誉。文昌孔庙既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摇篮,也是近代文昌教育的发祥地,是代表文昌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古建筑群,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现着文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昌孔庙门口。凌楠 摄
同样凸显文昌文化底蕴的,还有位于文昌铺前镇的溪北书院。据了解,该书院始建于1893年,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米。书院大门前有一个半月形风水塘,取“昭昭明月”之意。门匾上为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敬所题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书”字少一横,告诫学子,谦虚戒躁,世界上有读不完的书。溪北书院2019年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正中间即为一直未开的“大门”。凌楠 摄
“这里是我省保存最完整的大规模清代建筑群之一,有利于我们研究海南琼北近代历史,传承海南教育文化,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文北中学校长邓卓夫介绍,溪北书院是清末著名书法家、诗人潘存发起筹建。1883年,66岁的潘存辞官还乡,隐归故里,努力发展地方教育。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资助下,潘存开始筹建溪北书院。然而没等亲自执教,潘存在书院即将落成之日与世长辞,享年76岁。溪北书院建成后不少学者曾在此讲学,一时人文兴旺,人才辈出。书院现为文北中学所用。
溪北书院。凌楠 摄
文昌市文北中学副校长沈文略表示,溪北书院在文化传承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该书院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起着推进作用。溪北书院对文昌乃至海南教育的发展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溪北书院就是一部教育史、文化发展史和文明史。
溪北书院。凌楠 摄
“近年来,文昌市委、市政府先后派员对全市的历史文物进行普查,并斥资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和开发利用,传承、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文昌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文昌市先后对溪北书院、文昌孔庙、会文十八行村、林家宅等进行了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