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文化频道>> 谈艺论文

惟不能归,所以远望:中国文化中的“乡愁”

2020-10-21 09:11:25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有话说
0

  作者:彭志

  10月1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举办第九场“汲古论坛”学术活动,主题为“惟不能归,所以远望:中国文化中的‘乡愁’ ” 。论坛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张京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蔡丹君主谈。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喻静召集,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修建、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谷卿主持。此次论坛采取线上形式,观众参与积极,互动频繁。

  中国有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漫长、复杂精致、成熟精彩的乡村文明、乡村社会和乡土经验,乡村是出生地、安身处和人们与之相依为命的自然空间,同时也是父母之邦、祖先之地和心灵归宿。传统社会里的中国人乡愁最浓,今天站在告别之地,中国人无形的乡愁正一泻千里,成为普遍的民族心理,也更加具有整体性、根本性和强烈的持续性。本场论坛从古典文学、哲学、艺术等角度深入解读中国文化中的“乡愁” ,以期在其间找寻到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力量、思想特质及其资源,由此平衡现代社会带来的倾斜和晕眩。

  喻静谈道,本次论坛美丽而忧伤的“乡愁”主题源于她在中秋节前的一次雄安之行,当眼中所见今日雄安塔吊林立及工地上热火朝天的现状与历史上曾经孕育过硕儒名臣的容城相遇,从风物和人情中可以寻觅到他们留下的气息和精神。其次,乡愁总是和“悲”的情绪相关联,高楼多悲风,“悲”是中国文化中最有共情能力的情绪表达,在诸如“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表述中皆可窥见端倪。再者,乡愁的产生是由于人生而有之、习而不察的线性时间观,过去已去,未来未来,所以会回望,会恋恋不舍那些不可逆转的旧日时光。

  乡愁并非是虚无缥缈的,韩子勇围绕投资乡愁文化与再造中国人的生活家园展开阐述。他指出,人的行为和活动,围绕人的需求展开,而人的需求,无非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满足这两种基本需求,就变成了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当两种需求达到平衡状态时,人才会生活得较为舒适。习近平总书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表述,不仅是讲生态文明,更重要的是在讲心灵归宿,这也是当下中国人心理需求的焦点所在。传统社会里,乡愁是离开故土的漂泊者特有的情绪,在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中表现得尤为绵长浓烈。而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经历着变化、转型,由对过往的眷恋所形成的乡愁情绪愈发浓厚。深入分析乡愁,可以有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从乡愁文化的角度切入,应投资乡愁,以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投资乡愁,可谓抓住了今天社会需求的短板、弱项和洼地,对扶贫开发、乡村建设、文旅融合,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都助益良多。通过多种途径的努力,使乡村生活再次成为中国人、特别是日渐富裕的城里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再造一个优秀传统文化浓郁、生活起居现代、人性人情舒展的中国人的乡村家园。

  张京华认为,古人最重乡里,《周礼》 《孟子》 《庄子》等儒道两家典籍, 《四愁诗》 《桃花源记》 《爱莲说》 《红楼梦》等古代诗文小说,刘邦之太公居栎阳宫凄怆不乐等历史人物事例,都呈现出围绕乡里、乡愁的表述,并认为乡不只一处,有青山绿水之乡,有文化传统之乡,还有天上永恒之乡。他结合自己少年时思绪在祖籍地黑龙江、出生地北京、成长地江西、工作地湖南间往返游走,并将故乡虚拟在白山黑壤之间的独特生命体验,对乡愁内涵做了清晰精致地分享与解读,认为乡愁是一种心灵的渴望、寄托、理想,从传统文化中生成,并依靠共同的价值追求将大家联系起来,这即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乡愁与饮食密不可分。蔡丹君重点论述了中古文学中的田园饮食与情感记忆。乡里社会是文学发生、发展的土壤,又是文学乐于表现和反思的对象。如果想让乡愁具体化,那么,除了那些家乡风物,最让人能联想起来的,就是故乡田园之间的饮食。崔浩在乱离岁月中的饮食记忆,作为流寓者的庾信笔下的异乡饮食,以及王绩、储光羲和李颀于人生取舍于田园饮食中的感悟,都彰显了田园饮食书写与情感记忆之间的错综关系。中古文学作品中,乡愁对田园饮食的书写,做了一种情感的提纯,让这些物事在失而复得的田园归趣,或者是在长久忆念的田园思念中,变得富含诗意,甚至升华为一种纯粹的人生哲学的象征。

  乡愁源自何处?刘悦笛认为乡愁的内核是情、外现是美,是中国人独特的情理结构,有着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质,并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个层面论析了中国乡愁的文明高度与乡村建设的问题。自上而下来看,可将乡愁文化提升到中华文明的高度,溯源至屈原的《离骚》 ,追问乡愁在中国这样农业发达的国度如此兴盛的原因,关系着乡愁的文明特质与深度问题。自下而上来看,中国人的生活根基在不断绵延,需要用当代的乡村建设来延续乡愁,这关系到乡村经济、乡愁经济的问题。地球上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乡愁模式,但中华民族却将乡愁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

  刘成纪围绕乡愁重点阐述了六点。其一,每一个个体、每一个民族只要有历史和记忆,就会有乡愁,但是基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的乡愁,却有其独特性。其二,从根本上来说,乡愁是基于人内在的一种心理能力,在历史过往或者人类生存经验中寻找的精神上的栖息之地。其三,当谈论乡愁概念时,是把故乡作为一个反观、反思或者眺望的对象,换言之,人只有离开故乡时,才构成了返乡的前提,应关注人类当下存在方式和我们回望对象之间永恒的心理张力问题。其四,中国文化中正是因为有着乡愁的绵延,才使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中没有形成大的断裂,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延续。其五,乡愁与家乡有关,与个人的童年、民族的童年有关,但是乡愁所指向的对象未必全是乡村,其实城邦、城市同样可以成为乡愁的对象。其六,应重视乡愁的情感维度及其人文价值,即投资乡愁,这是做文化遗产研究、历史研究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此外,与会学者还围绕建设打工者博物馆、 00后是否有乡愁、乡愁载体的复制、在异乡建设故乡、生活美学等相关案例、观点进行了回应和阐发,并回答了线上听众的提问。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