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申遗成功 文保非一日之功
近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该遗产项目以泉州古城为中心,阐释了泉州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也引发了如何更好保护我国历史城市的深入思考。
在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中,历史城市遗产内涵丰富,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各层面、各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下,古城保护也与城市规划、发展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历史城市保护,首先当加强基础研究。大多数古城从建成之后沿用至今,古代城址叠压在现代城市之下,需要借助系统性的地方文献整理和扎实的城市考古研究,才能在现代城市中廓清古代城市的范围和布局,把握城市格局变化脉络,从而因地制宜地回答“保什么”和“怎么保”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泉州当地的考古部门、高校等就对泉州古城的地面、地下遗迹做过探勘、发掘,庄为玑、陈允敦等著名学者对泉州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持续研究。近年来,为配合泉州申遗,多家单位联合对泉州城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安溪下草埔遗址等进行了发掘,这些延续数代、点面结合的考古工作有力支撑了泉州古城格局的复原研究,成为对泉州申遗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的遗址点。而当下仍有很多历史城镇在现代建设中,没有为考古工作预留足够时间,也缺乏实事求是的城市史研究,“最早”“最大”等宣传颇显空洞。
加强历史城市保护,应当进一步增强整体性保护观念。泉州申遗项目中的22处遗迹点,由泉州古城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包括了官署、城门、祠庙、桥渡、窑址、石刻等多个类别,涵盖了古城行政管理、水陆交通、对外贸易、手工业生产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当地政府不断推进《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都体现出了整体性的古城保护理念。此前,不少历史城镇片面地保护少数古建筑,对古城的河湖水系、街道布局等缺乏重视,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一些延续千年的历史街巷在大型地块开发中彻底消失,代之以仿古街区和人造景观,伤害了城市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整体保护古城的历史格局、延续古城历史风貌任重道远。
加强历史城市保护,要处理好开发利用与当地民生的关系。泉州城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了对古城历史风俗的活态保护。在历史民居修缮中,避免了令老建筑“焕然一新”,较好地利用了传统工艺技术。在遗产周边环境整治中,推动遗产点向社会开放,提升了城市居住环境。在历史街区开发中,没有大规模的迁徙原住民,老泉州人原真的生活状态得以延续。在城市文化传承上,依托文庙等历史建筑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做到了“留人、留形、留神韵,见人、见物、见生活”,与“空心化”“游客中心化”的部分古城开发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历史城市保护不仅要保留建筑实体,也需要留住乡愁与烟火气,积极调动当地民众参与古城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申遗成功之日,不是古城保护的终结,而是在新理念、新要求下进行更好的保护、研究、管理的新起点。历史城市遗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和门面,其保护和利用需要学术引领、整体谋划。文物保护事业是人民的事业,需要鼓励社会参与,坚持惠及民生。既要绵绵用力,更当久久为功。(文/范星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