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谈川剧“川味”

2024-11-19 11:06:18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张旻昉我有话说
0

  今年9月1日,《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继1982年四川提出“振兴川剧”口号之后,又一关于川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事件。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既是四川地区的文化名片,也是巴蜀文化艺术瑰宝,曾风靡一时,万人空巷。振兴戏曲,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的举措,而对于川剧创新发展来说,新创剧目、川剧新人、时尚新颖的声腔音乐等固然重要,但究其根本,它与京剧、豫剧、越剧等戏曲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幽默风趣的巴蜀特色,以及对巴蜀人民文化历史记忆的艺术呈现。简单来说,就是川剧的“川味”。

  川籍作家马识途曾专门撰文谈到他认为“川剧要姓‘川’”。他说,川剧一定“要有‘川味’,要‘挨得拢’,要‘不离谱’”,至于到底什么叫“川味”,什么是“川剧”而不是“川歌”,他解释说,“川剧必须有一种四川地方色彩,有一种浓郁的四川味道,为四川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新鲜活泼的四川风格。”而如何才是“挨得拢”,怎样才叫“不离谱”,他回答,“我们应该从大量的川剧剧目中,各种表演艺术中去寻求川剧有别于其他剧种的特殊性的东西,同时从川剧的不同河道和流派以及每一流派中不同艺人的表演艺术中去发掘其一般性的东西,参之以历史流变的辙迹,找出大家能同意的‘川味’和‘谱’来,这便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东西。”

  虽然马识途一直说自己是外行人在谈川剧,也常以业余作家自谦,但其实早在1941年他在就读西南联大期间,就已慢慢形成了自己自成体系的文艺创作与批评理论。这一理论以“创作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核心,主张坚持“中国作风、中国气派”。1949年后,他也撰写过不少文艺作品,发表过关于文艺的讲话,并因工作和爱好的原因,多次观赏过川剧这一极具四川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种,见证过川剧的高光时刻,为川剧《拉郎配》以喜剧的形式来展示悲剧而含泪微笑,他以为这“不亚于我读一出莎士比亚喜剧的感受”;他还曾不止一次陪外宾看过竞华的川剧《思凡》,听到外宾们对此发出的惊叹,继而为川剧产生的人同此心的效果而高兴;他对川剧这一古老剧种的新发展,提出不少独到见解,也对川剧的创新性发展寄予厚望。他认为,“作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是属于人民的”,而川剧需“随四川人民的前进而前进”,“不脱离四川人民的政治倾向和艺术爱好,在前进中不断地进行认真的恰如其分地改革”,才可能得以永葆其美妙的青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从川剧的流变来看,他认为原本就是“本地的川剧融合外来的戏曲,吸收外来戏曲的营养充实了川剧”,而绝不是有些人以为的“那些外来戏曲简单地移植进来后,才产生了川剧。”“川剧实在是一个源远流长,深深扎根于四川人民之中的剧种,特别富于生命力和灵活性,富于弹性和可塑性”,它是“多彩巴蜀文化的重要代表”,它的诙谐幽默应该是其标识性特征之一,也是为四川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所喜爱的原因之一。作为四川人的马识途认为,“四川人有四川人的气质。”“最令人兴奋的是浓郁的川味。我以为作品写四川的人物事件,而不具有川味,那是不够味的。”而无论川剧、川曲还是川文都应是如此。由此可见,这里所讲的“川味”不仅仅只是“会用几句方言,甚至外边的人看不懂的土话”,更不是单纯的猎奇,而是指作品中所传递出的“四川人的气质、秉性、幽默感和形象生动可以传神的语言”。即是说,当通过川剧呈现四川这一区域的人物事件时,应具备四川的人物气质风度,语言情趣再辅之以四川的风俗习惯,山川风光,以此所体现出典型性的民族民俗特征,才能吸引老百姓,才能让老百姓在茶余饭后念念不忘,也才“易于在艺术上异彩纷呈,在中国文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这大概才是马老所一直坚持、提倡并期望的川剧“川味”吧,也是川剧如何才能在时代的流变中,不断演化前进,“吸收外来的和本地的新鲜事物不断改革”,富于生命力并真正在新时代大放异彩的关键所在。

  (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张旻昉 )

  作者:张旻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识途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