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董希源2017年在江西修水创作《红旗飘飘星火燎原》纪实
2025-08-05 来源: 新联新艺术中心
2017年3月19日董希源写生团队在南昌起义纪念碑前写生,隔天便收拾起行囊奔赴修水县城,准备此次写生的第二站。到达修水之后,顾不得安顿整理,就前往秋收起义纪念馆瞻仰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在观看完纪念馆去往下榻宾馆的途中接到了任务,得赶赴瓷都·景德镇,创作一批瓷画,第二站的写生创作,有了现场感受,只能另日再续创作。
董希源,1964年生于福建诏安,无党派人士,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
1986年起应邀在上海、福建、广东、山东、台湾、香港、北京、澳门、江苏、以及联合国环境署举办个人画展近五十次。1991年被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评为 “为七五建设出成果做贡献的先进个人”。瓷画作品“荷瓶(和平)”被选作“联合国2013年地球卫士奖”奖杯,瓷画作品“富贵五福”被选作2017年9月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专用国礼。2015年开始,积极响应中美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历时三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红色写生之旅”,重走长征路,深入中国革命战争重要遗址和万里海疆,完成了60多件红色主题的国画作品,其中32米长卷《万里海疆图》是这次红色写生之旅的代表作品。2018年,为上海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创作国画《玉兰飘香》。2020年,创作中医药抗疫题材作品巜清肺排毒汤组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至2022年,历时10个月创作225件以荷花与梅花为主题的国画系列作品,捐赠给在东京夏残奥会与北京冬残奥会为国争光的所有获得奖牌的我国残奥运动员。
多幅代表作品分别由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全国人大机关、国际奥委会,中国美协收藏并陈列,25幅作品被选为制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新年贺卡。